人工智能发展 南京大有可为
2018-06-22 江苏商报

6月20日,2018交叉智能前沿峰会在宁开幕,全球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 学家、企业家及有关代表相聚南京,共商人工智能发展的“南京攻略”

一个甲子的积累,人工智能站在爆发前夜。算法突破、数据爆发和计算能力提升,让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等走出实验室,全球加速迈进智能时代。

江苏南京,与这个大时代紧密相连。

6月20日,以一场前所未有的“2018交叉智能前沿峰会”的召开,3名图灵奖得主的专业对话,在发出发展人工智能的“南京声音”的同时,南京也在迫不及待地从优秀先行者们那里学习到可供参考的“南京攻略”。

出政策、建企业、招人才、求攻略……一系列大踏步动作的背后,南京在围绕“AI”这一科技创新“新引擎”全力进发。

在热点技术的追逐中寻求“南京位置”

“第一个建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清华大学蒋书记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已经是南京的“老熟人”了,今年4月,他就曾经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在他多次来访南京的经历中,这座城市对于热点高新技术的敏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吴建平看来,尽管与计算机科学有关的新概念新理念频频出现,越来越多的“热点”出现在了高科技领域。但究竟成为哪一个“潮头”的追逐者,南京需要三思而后行。

“这些年来,与计算机相关高科技题目层出不穷,从政府、技术、产业、投资等角度来看,都要有清醒认识。”吴建平表示,近几年大热的几项技术,基本上可以分为数据传输、网络连接,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可应用于多领域的共享性技术及把基础共性技术与传统领域结合起来的“互联网+”四个层次。“南京要看清楚自己适合在哪个层次发展,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定位。”吴建平说。

此外,他也提醒,尽管这四个层次在投资效果反馈程度是由下至上的“正金字塔”,即“越靠上反应越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在应用领域花大力气,还要关心基础技术和底层研发,因为这关乎产业发展的未来。“如果南京只局限于发展应用型技术,发展不会长久,两者结合才有更大潜力。”吴建平说。

同时,他建议南京开拓视野,把眼光放到全球,从国际上汲取营养,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加强技术交流。“比如有些技术在国外有成功和失败经验,我们要好好学习,让视野更开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注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今年3月,南京大学与南京开发区管委会举行签约仪式,共建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和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去年以来,全国多所知名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南大、东大、南邮、南理工等10多所高校院所开展起了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研究。

而自2004年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回到清华大学任教,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唯一华人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潜心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亲自创建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被称为“姚班”,他的许多得意门生也投身于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

“我们要抓住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努力培养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底层技术,下一波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才有可能在中国产生。”姚期智说。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青年人才努力的目标呢?

“不要被我们这些前辈这么初级的研究禁锢,不要只学AI,要有更广泛的关注。”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Michael I.Jordan(迈克尔·乔丹)认为,计算机是一个对内的学科,而我们构建的AI系统是关于外部世界的。研究AI要有批判精神,学计算机技术,也要关注系统体系。

图灵奖得主、美国外籍科学院院士、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研究员Adi  Shamir(阿迪·萨莫尔)介绍说,以色列有800多万人口、10所研究型大学,而目前有四个图灵奖获得者都是来自以色列。“人才培养坚持择优录取的教育体制,这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鼓励让学生追求卓越,这与教育体制和教育文化培育有关。”他建议,江苏和南京也可以有所借鉴,追求卓越,激励学生创新创业。阿迪.萨莫尔还举了一个计算机视觉研究学生的例子,这位学生创立无人驾驶公司,去年已经产业化,市场估值160亿美金。“因为学生有愿景有梦想,不断追求卓越,也是可以推动国家梦想的实现。”

 

AI创新应用“南京样板”呼之欲出

南京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而人工智能既是新引擎,又是试验田。

2017年,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7〕268号),提出打造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2018年,印发了《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

目前,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和服务已涵盖了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和应用示范层等人工智能各领域,在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系统等领域形成了一定优势。在AI  创新版图上,一批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重大公共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布局。

众多南京企业已小试牛刀。

金智教育研发了全国领先的智慧校园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平台;词酷网络研发了英语作文在线写作智能训练平台;蓝舰信息研发了国内领先的数学作业平台“悠数学”,用人工智能对作业过程数据进行分析。医疗卫生领域,2017年,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落户南京江北新区。扬子集团联合东大、南医大建设百万人群DNA测序平台、生物组学大数据分析中心和中国人群特有遗传信息数据库。交通物流领域,江苏满运公司研发并运营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整车运力调度平台APP“运满满”。

这些都为南京在AI领域实现“跳变”提供了机会。

 

“南京方阵”融入全球AI创新大军

据了解,南京未来要形成“两中心、三片区、一示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到2020年,南京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智慧城市建设初步形成。到2025年,把南京市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

栖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栖霞片区,开发区、行政区、大学城三方集聚发力,在AI领域“高原”上的创新攀高,人工智能产业的“集群效应”正在彰显。

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智谷也将“破壳而出”,这个未来实现“江苏第一、全国前三、世界知名”的AI产业新地标,将在未来三年内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过300家。

据了解,智谷地处南京城市东部,发展空间175平方公里。智谷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共建了一批行业前沿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发展以人工智能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智谷目前集聚超过120家人工智能以及相关企业、15家新型研发机构,已经成为南京乃至江苏区域内产业集聚度最高、科研创新力最强、产业园面积最大、综合化配套最好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