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位列世界第一方阵 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在皖崛起
2019-03-15 安徽商报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接近两万字的政府报告中,科技网红依然属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也是“人工智能”连续第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过去五年,安徽在下好创新“先手棋”的战略指引下,集聚资源、重点打造的部省项目——中国声谷正助力安徽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中部崛起。

中国AI:位列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在世界上走在第一方阵。”3月8日下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讲出自己的判断。

这是对过去五年来中国AI产业的一次总结。实际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在渐入佳境,创新型人工智能企业快速涌现。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接近1500家,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二,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之一。

王志刚认为:“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大学、企业、科研院所都把人工智能发展作为一个重点。”

“人工智能”已经连续第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相比2017、2018年的“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的是“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表述方式。

2018年,工信部旗下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合肥,依托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合肥已经跻身国内人工智能“五强”城市。

合肥,正在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镇。在安徽省发布《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提出“一核两地多点”的产业布局。其中,位于合肥的中国声谷被规划为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从国家到省、市、区,中国声谷已经被纳入到一整套完备的政策体系之中。”合肥市副市长王文松把“中国科大+中国声谷”视为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未来,合肥市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声谷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中效应,最终形成一条人工智能产业链。”

中国声谷:去年实现产值650亿

从2017到2020年,安徽每年出2亿元,合肥市每年出6亿元,支持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推广。

中国声谷,凝结了安徽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思考和眼光。从2012年开始,安徽省政府就与国家工信部创新机制,推动安徽语音产业发展。作为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中国声谷也是全国第一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部省共建,这大概是国内最具想象力的AI发展模式了。2018年,“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达到433家,实现产值650亿元,较上年有大幅增长。

“在‘部’这一层,可以说从规划、制定产业路径开始,工信部就精准、前瞻性地为中国声谷把握方向。”中国声谷运营单位总裁祁东风称:“而在‘省’这一级,由安徽省经信厅来助推资源集聚发展,中国声谷“户口”所在地——合肥市全力主抓推进,希望将中国声谷打造成带动区域经济的一个产业,卡位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方阵。”

截至去年底,中国声谷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及产业支撑平台开发团队总数超过92万,孵化团队超过3800家。仅2018年,中国声谷专项政策支持的第一批项目达212个项目,支持金额3.66亿元。

2018年12月24日,总规模达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正式设立,将为“中国声谷”园区项目提供资金配套。安徽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表示:“中国声谷要坚持龙头+配套,基地+基金,平台+赛道的方法,构建从技术、产品、生态链到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做大规模,做强实力。”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除了紧盯行业前沿技术、集聚产业核心企业与人才,更需要在安全可靠的计算机领域进行大投入。中国声谷运营单位总裁祁东风介绍,在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支持下,中国声谷响应国家重视信息安全号召,积极谋划安全可靠计算机项目。3月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宋国权在市政务中心会见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及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两家企业与合肥经开区就安全可靠计算机项目签署落地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安全可靠计算机研发生产项目落户合肥,也成为中国声谷人工智能产业外延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安全可靠计算机的产业布局是稳固我国科技及信息产业发展底盘,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一环。”祁东风强调。

平台战略:打造AI“中国体系”

“不同的产业,策略并不相同。我们完全有机会在某些领域换道超车,实现领跑。”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提出打造人工智能的“中国标准”和“中国体系”。

与“北上广深”等城市相比,安徽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中国声谷一直奉行“平台战略”,通过资源投入,打造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

2018年6月,中国声谷正式发布全国首个“智能语义开放平台”,总投资超过10亿元;7月,中国声谷获工信部支持,联合金山、百度、神州泰岳共同打造智能写作机器人项目,进一步将从文字延伸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全方位交互技术,如图像识别、手势识别等。

此外,中国声谷依托中科大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打造的类脑智能技术平台,正在构建计算资源、数据资源为一体的AI平台。包括核心企业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开放平台在内,中国声谷已经形成了涵盖智能语音、智能语义、智能计算、智能写作四大基础技术平台,可以为入驻企业提供开放的底层技术架构支持,促进创业企业积极发力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盘活产业链上创新要素。

2018年,中国声谷已初步完成核心集聚小目标,形成了产业特色明显、技术领先、配套齐全、辐射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目前,“中国声谷”已在教育、医疗、服务、汽车、家居等领域孵化培育了130多款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涉及大数据算法、语音识别与翻译、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很多已经走入市场。

祁东风认为:中国声谷5年超前布局赢来的可能只是18个月的发展机遇期。“任何一种技术入口都是有局限性的,语音并不是唯一入口。中国声谷最重要的任务是打造产业生态,培植产业土壤,通过平台肥沃的“土壤”培育创新企业与技术。”

以销促产:开拓AI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中国声谷正在消费端快速布局,在专项政策支持下,推进创新产品走向市场,抢占先手,以销促产,推进产业链不断完善。

2018年7月,中国声谷智能产品展销平台上线发布,线下展示平台分别在合肥银泰城、重庆高创数码广场公开亮相,消费者反响热烈。2018年12月24日,中国声谷制造中心正式挂牌运营,填补了产业发展空白。

“我们通过构建起一个智能、互动、有趣的场景式营销环境,实现产品展示生动化、产品推广多样化、产品传播场景化、产品促销智能化,智能解决终端销售环节的引流、聚客、粘性、购买等痛点问题。”中国声谷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8年,“中国声谷”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首台套创新产品示范应用集中对接活动在合肥举行。安徽13个市与中国声谷集中签署示范应用协议。文字套装、咪鼠智能语音鼠标、公文速记本、双向翻译手机开始进入消费市场。

数据显示:在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创新产品领域,中国声谷仅去年就推广20款共计36261套首台(套)创新产品,在全省16市、200多个省级和市级机关示范应用。

将触角直接伸向消费者,也倒逼产业端加速运转。“去年6月,我们发布了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暨人工智能开放社区,目前已经完成1000张GPU卡的计算集群建设,上传图像、视频和文件等3大类共28个数据集,构建国内最大的脑数据库。”安徽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些开放的数据降低企业AI应用和原创门槛,打造高效开源的人工智能开发环境。

祁东风表示:“中国声谷的产业生态将对全球开放。未来会由现在的400余家集聚到上千家,培育更多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内的独角兽企业,建设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声谷。”梁巍偶世君

- 92万

截至2018年底,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及产业支撑平台开发团队总数超过92万,孵化团队超过3800家;中国声谷技术创新服务综合体揭牌,填补安徽智能制造产业空白。 - 36261套

去年我省举办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对接会,印发2018年“中国声谷”首台(套)创新产品示范应用计划,共推广20款共计36261套首台(套)创新产品,在全省16市、200多个省级和市级机关示范应用。

- 130多款

目前,“中国声谷”已在教育、医疗、服务、汽车、家居等领域孵化培育了130多款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涉及大数据算法、语音识别与翻译、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很多已经走入市场。

- 650亿元

2018年中国声谷实现产值650亿元。在进一步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产业环境作用下,2019年1月实现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约30%;新增企业18家,340余个在建项目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