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公司、行业与国家的未来图谱
2018-07-04 亿欧

近日,在温哥华参加TED大会期间,李开复博士与BCG亨德森智库负责人Martin Reeves先生会面并共同探讨对各公司、行业和国家的影响。 在本次访谈中他阐述了应用的监管规定,人工智能对公司和国家竞争力的影响,以及CEO们可能低估了人工智能对未来工作模式的影响。BCG编辑了本次访谈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精选分享:

人们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各种可能性做出了多种极端预测。您认为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公司运营?它对公司的内核及经营的业务有何影响?

人工智能(AI)这种技术普遍适用。只要拥有数据,AI就能为大部分公司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协助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或增加收益。银行可以利用AI技术来改善客户选定、获取和转化,降低违约率并更好地应对信用欺诈。类似的应用数不胜数,唯一的要求是公司需掌握大量数据。这就是当前非常盛行的“大数据AI”。

未来的话,我认为随着传感器日益普及,它将成为日益重要的新数据来源,而这些数据反过来又会催生一系列全新的应用。想象一下,如果课堂活动都能被记录下来的话,教育成果能实现多大改善。或是在机场安防领域,也许未来出现的应用能从普通旅客中发现潜在的恐怖分子。

最后还有自主型AI,这是驱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基石,将彻底颠覆现有产品、公司和业务模式,因此公司必须完全重建其业务。

在您看来,大数据AI已经得到应用,而基于传感器的AI和自主型AI尚未落地?如果是这样的话,后两种技术何时才能成熟?

此类技术已经涌现,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便是例证。中国有四家计算机视觉公司,他们利用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来实现基于感知的AI技术,在此方面属于全球领先水平。

这一技术可用于安防领域,协助在机场和手机上辨识并验证身份。Snapchat等应用也能利用这一技术。事实上,任何有摄像头的设备都能使用这一技术,而且面部识别只是第一步,因为以此为基础就能分析移动轨迹和意图,最终实现全方位的了解。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尚在试点阶段,但无疑数据量越大应用AI技术的效果越好。随着Waymo和其他中国企业收集的数据越来越多,

汽车研发进展很快。有些目标比较容易实现,预计不久便会涌现一些应用。

举例来说,在高速公路上运行自动驾驶卡车肯定要先于在城市干道上运行自动驾驶客车;除此以外还会有机场停车等其他应用,这些对交通情况的了解程度要求不高。此类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这些已经存在的应用来不断收集数据并改良技术,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

谈到自动驾驶汽车,之前发生的优步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死亡事故揭示了信任算法的哪些问题?

我认为优步的事故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看起来优步尚未完全准备就绪。我认为各方必须谨慎行事,科技公司应确保在部署产品时已完全做好准备,毕竟优步也不是非得晚上在市区道路上测试。优步本可选择路况较为简单的高速公路,通过在白天测试来积累经验和数据。简言之,运用此类技术时必须逐步推进。

我想说的第二点是,就算优步已完全准备就绪,可能事故也在所难免。发生事故后,人们把矛头指向技术,这不公平。我认为我们可以比较分析自动驾驶汽车和人为驾驶的事故发生率,确保至少从平均来看,技术的安全性要优于人类。

关于AI很有趣的一点是,它完全符合经济学家所谓的“信任品”的特征,即普通人靠常识无法理解也无法直接做出判断。甚至有时候专家都无法理解为何AI会做出某项决定。这就造成一个问题,由于很多情况下AI技术会被应用于未经测试的领域,那么如何判断能否信任AI技术呢?在近期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中,Facebook曾明确表示“或许应将监管落实到位”。如何采用监管规定和其他举措确保能将AI技术可靠地用于关键应用?您对此有何看法?

我认为监管规定很有必要,但是不应凭空监管某项技术,而是应针对具体应用加以监管。就以AI技术为例,监管对象不应是这一技术本身,而应是AI技术在自动驾驶汽车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我们应当利用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在确保实现高效监管的同时避免对AI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还有一点是“拟人化”比较危险:我们不应期望AI像人一样解释问题,这根本不现实。我的确同意应尽量开发能解释缘由的AI,但不要期望AI能像人类一样说明理由。我们也应时刻谨记一点,那就是人类给出的理由有时也并不完善、准确或真实。

有人说航空安全便是AI的良好范例:之前航空飞行并没有那么安全,但在加强监管、事故调查、迭代学习和技术改进的共同作用下,现在飞机已成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您认为这算一个很好的范例吗?

是的,飞机也是我最爱的出行方式。因为不管怎么说安全第一效率第二。安全很好衡量,看受伤人数即可。

也许AI能在统计层面变得更安全,但是不要期望AI做的所有决定都有意义。如果AI安全性是人类的两倍但无法像人一样解释其10%的决定,我希望我们能够接受这一事实,不再强求机器去做本应由人完成的解释工作。

您提到采用AI技术能带来一些新功能并改善业务模式的效率。但是,和其他信息技术一样,除了考虑功能外我们还得考虑竞争优势。AI对竞争优势有何影响?它会改变竞争优势的本质,还是会同步提升所有企业的效率?

从微观层面分析,以前信用卡诈骗检测都没有利用AI技术,但现在AI必不可少;客户服务领域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在各个细分领域AI都将带来渐进式收益。

我认为只有当重新考虑整个业务模式时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但可能不是每个领域都能做到这一点。就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AI它不是特斯拉汽车上新增某个按钮,而是一种全新的交通出行模式。所以说,只有我们重新全盘考虑交通运输模式,才能完全实现AI所带来的收益。

那么是业内所有企业都能从中获益,还是胜者为王呢?

我倾向于后者。

是因为数据吗?

对,数据很关键,但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各国都会制定法律法规,这将直接影响到公司成败。另外,与互联网业务一样,还会有先发优势的因素。各行各业情况不尽相同。

举例来说,优步无法主宰全球市场,因为在交通运输方面各地区市场相对分散,但是由于业务的数字化属性,谷歌和Facebook就有可能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有时整个行业格局都将得到重塑,新企业将大获全胜。

还以自动驾驶汽车行业为例,我认为最终电动车和共享经济将成为主流,人们不会再买私家车,完全可以按需使用共享汽车,这样不仅成本低而且安全性高,也有利于环保。消费者将逐步转向这一新模式。也许有朝一日在路上驾车都会违法,因为这样做可能不安全。

有些国家领导人表示,AI不只是一项新技术,它会决定各国的竞争力。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未来AI对各国的竞争力有何影响?

我既同意也不同意这种说法。一方面,我认为AI是个合作性极强的领域。AI学者非常乐意第一时间公布进展,甚至会公布开源代码供他人使用。所以我认为在这方面会有大量的国际合作。社群内的科学家都希望AI具备可复制性,这会迫使各方开放代码,其实是件好事。

但是毫无疑问,AI会带动某些经济体实现更快的发展。比如美国有谷歌、微软和Facebook等科技巨头,这会给其带来巨大优势;同样中国也有多家知名大企业。所以可以说竞争很激烈,但是我们也无需过度危言耸听。在大部分情况下AI是一种支持技术,能服务于一些军事应用,但与核技术相比,AI的军事应用要少得多。

我认为的确有几个国家会在AI技术的支持下实现飞速发展,因为竞争力主要受两大要素影响。首先,由于掌握的数据量更大,强国将变得越来越强大。因此,谷歌和百度之类的公司自然拥有一定的优势,向其征税的国家同样如此。

我认为强者愈强的现象将持续下去,这种马太效应比以往更为明显。这是因为之前寡头垄断主要可归功于品牌、产品、用户忠诚度、竞争行为等因素,而现在数据量大就能带动改善产品和算法,这种良性循环会使新进企业难以建立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已经拥有巨头企业的国家将持续占据领导地位。

第二大因素是,结构化数据越多的国家越具备先天优势。各国的数据环境差异较大,比如美国人用Facebook,而中国人大多用微信。这两个用户组之间的数据并未实现整合,因此哪个国家人口和数据量越大,对数据使用范围越广(我并不完全赞同这种做法,但事实就是如此),它就越会有竞争优势。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美两国拥有巨大优势。

我正打算问地缘政治的影响。不光是AI,在所有数字技术领域里,都是少数几家美国公司占据着大多数市场的主导地位,唯有中国市场是个明显的例外——中国拥有一批自己的企业巨头。而这种局面已经造成中美在数据隐私、税收、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紧张态势。如果再加入AI这一因素的话,两国的技术、经济和政治情况会如何发展变化?

我不太懂政治,不过经济发展已将世界推向中美巨头对峙的局面。在我看来,认为中国企业会满足于国内发展的这种想法十分幼稚。中国的市场确实非常广阔,但任何一家有自尊心的公司都会有进军全球市场的雄心,而不会止步于本国市场。

所以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我们完全可以预见,美国企业将会面临新的竞争格局。在旧格局中,微软与英特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称得上是霸权组合——毫无例外。后来美国的一些互联网初创企业开始取得全球垄断地位,比如Facebook、谷歌,还有更早一些的雅虎。

因而美国公司会理所当然地以为全球市场都是它们的囊中之物。可是时势已经大变,因为中国的技术、企业家和产品具有与其美国对手同样优秀的品质,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比对手更强。

所以您认为未来数字化时代更可能呈现多极化的竞争格局?

不错。但是会存在一些自然规律和倾向性。我觉得美国会很自然地延续其在本国、其他英语国家和西欧等市场的霸权地位。中国在这些区域的胜算不大。

中国将会主攻东南亚市场,因为这一区域与中国在文化和人口结构上比较相近,当地年轻人从小在移动技术影响下长大,虽然收入较低但可支配时间充裕。东南亚、伊斯兰国家、非洲——这些市场将成为中国企业的坚强堡垒。南美还是个未知数,我们需要继续观望。新的世界格局大致如此。

美国企业太习惯于它们在全世界享有的优势地位。我认为很多公司现在仍然会这么想。正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它们以为可以不紧不慢地实行全球扩张计划。先打入富裕国家市场大赚一笔,再慢慢拓展中东和东南亚市场。比如Facebook之前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没有遇到什么中国的竞争对手,就是这样慢慢扩张的。然而,如今整个竞争格局已经大变样了。

最后一个问题。任何新技术都会面对各种猜测、误解和夸大之词。当听到一些公司CEO谈论AI、AI能做些什么、AI应该做些什么的时候,您认为有哪些观点是极为危险的错误见解?

大部分言论听来都无伤大雅,即使稍有谬误也会逐渐得到更正。我觉得危害最大的一个误解就是人类与AI的组合将会实现和谐共生。也就是说:“噢,这是个很棒的工具,我们把它用到那个部门。如果那个部门因此需要裁员10%,我们就培训这些多余人员,让他们到其他部门上岗。” 

AI是一种引擎,在一切常规任务中持续改善人类工作效率并不断击败人类。所以从事例行工作的人未来将被AI所取代。我认为CEO需要认识到:部分岗位可能马上就会面临AI带来的挑战;还有一些岗位可能再过五到十年才会面临挑战——到那时,CEO必须根据尚存的工种类型考虑大幅裁员。

CEO往往依据过往经验行事。打字机诞生之时,公司解雇了一些员工,同时也重新培训了一些员工。计算器和计算机出现以后,公司做了一些岗位轮调,重新培训部分员工,同时裁员5%-10%,但好在问题解决了。

可是AI引发的这一轮裁员将会幅度更大。有些科技巨头声称:第一,AI是可以依存共生的,我们的技术能帮助公司优化工作成效;第二,你应该考虑如何重新培训员工,一切都会好起来。不错,我相信终身学习的作用,但你不可能培训一名电话销售人员担任公关部主管,因为后者才是未来不会被取代的岗位。总的来说,需要共情能力和复杂技能的工作岗位不会受到AI的冲击。

确实,从前CEO可以将员工打乱重组。如果不需要电话接线员了,就通过培训让他们去做客户服务代表,依此类推。但如今绝大多数的例行类岗位都会被AI取代,工具将在真正意义上替代人类。其结果永远不会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

一旦AI在某项工作上的能力达到了关键临界点,这项工作对应的岗位就会被其取代。如果一家公司在采用AI工具的同时保留原有的5千名客户服务代表,想让它们继续共存,而只能获得0.1%的客户满意度,这绝对不是一种合理的经济主张。用AI取代80%的员工,留下20%逐步升级能力,这样显然才是合理的选择。

所以CEO需要高瞻远瞩,提前规划如何安排将被AI取代的员工。至于如何做好重新培训和计划以应对这种员工结构的剧变,我认为很多CEO和CHRO们根本没有做好准备。

不过,我还是希望最后指出好的一方面。将人类从例行任务中解放出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们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改变工作模式,更要从整体上重新思考工作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