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尼斯无人机监测野生动物应用
uav 翡尼斯

野生动物监测的意义在于了解野生动物种群的现状和变化、提供野生动物数量和栖息地状况的必要信息、制定野生动物管理策略、评估野生动物价值、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野生动物监测中专业人员相对匮乏,缺乏资源环境基础数据的长期积累,对野生动物种分布的关键地区和保护区的投入不足等问题。

1995年我国野生动物监测网络扩大到国家陆生野生动物监测中心、省级野生动物监测站和野生动物定位监测点三部分。我国不仅将对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等进行种群监测,还对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饲养状况、贸易状况等进行监测。2000年国家林业局陆生野生动物与野生植物监测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野生动物监测步入正轨。国家林业局于2005年启动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全国已建立150处国家级、402处省级以及一大批市县级野生动物监测站点,分布在候鸟迁飞通道、迁徙停栖地、繁殖地、越冬地等野生动物重点活动区域,主要目的是用于监测防控高致病禽流感疫情,但是监测站点布局有限,难以全面覆盖野生动物集中活动区域,还存在监测盲区,监测能力还有待提高,一些技术问题尚未解决。截至目前,我国的野生动物监测的目的主要集中在防护濒危保护动物、防控禽流感疫情、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

无人机在野生动物监测领域发挥出了最大的优势,无论是昼间、夜间,高山、峭壁,无人机轻松翻山越岭,高速度飞行高密度拍摄,为研究、决策人员提供了最真实的第一手影像资料。翡尼斯无人机除了可以从空中俯视地面或山崖的各个角度的画面外,还可以机载红外热成像摄像仪进行监测,特别适用于观测原始森林内的野生动物如大熊猫、熊、虎等。

无人机配备彩色CCD任务载荷或红外探测设备可在距地面200到2000米飞行高度对地面原始森林进行实时观察,并可针对特定区域进行定点飞行或大范围巡查飞行。在夜空中摄取的画面经数控遥测电路实时传输到地面站,将动物体温热点显示在地面站的数字地图上,经过后期识别系统确定该大型野生动物物种,并进行精确的GPS定位。当该飞行器在上空飞行时,还可将原始森林的二维、三维等地理信息数据实时传回地面控制中心,可根据情况对多目标进行跟踪,并实时获取目标地理坐标为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机构提供可靠信息。

无人机拍摄监控同样可以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领域大显身手。我国保护区动物受到威胁的方式主要有盗伐、挖药、放牧、盗猎、开矿,新出现的干扰类型也有剥树皮、旅游、垃圾、探测油气等。无人机在取证调查、预警震慑、协同跟踪等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比传统的布置摄像头监控的方法,无人机显示出了她天生的使用便捷与低成本优势。比如我国曾经对青藏铁路沿线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数量、活动规律采用自动录像、动态监测、定点监测。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完成了“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对藏羚羊等高原有蹄类动物有效性监测研究”的项目,该项目组在极为艰苦和监测设备有限的条件下取得了监测的图片、影视资料,全面反映了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利用情况及沿线野生动物的栖息状况。我国还把3S技术应用到野生动物监测中(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正是GPS、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图像传输技术、红外热成像和航空飞行等技术综合应用于野生动物监测、科研、动物生态环境保护的高新技术产品。该系统避免了原始人工巡查的局限,大大减少了监测巡护设备的成本。在监控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还可以对林业资源、生态环境、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护等进行有效监控。